赤水河站召開2025年學術委員會
6月10日,中國科學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魚類保護與水生生物多樣性觀測研究站(簡稱赤水河站)召開2025年學術委員會。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赤水河站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宜瑜院士、曹文宣院士(線上)、桂建芳院士、魏輔文院士、于貴瑞院士、馬克平研究員、施鵬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科技基礎能力局、水生所以及赤水市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和代表參會。
水生所副所長胡煒致歡迎詞。院科技基礎能力局陳代謝副處長介紹了院野外臺站布局及規劃。赤水河站站長劉煥章研究員圍繞赤水河站基本情況、研究成果與示范應用、人才隊伍和基礎設施、科開放共享與運行管理水平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匯報。水生所副所長徐軍介紹了水生所長江流域野外臺站一江三(多)站的定位、監測基礎和戰略布局謀劃等。高欣項目研究員和劉飛副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赤水河魚類多樣性特征及維持機制”和“長江鱘野外種群重建技術探討”的代表性科研進展匯報。
與會委員對赤水河站目標定位、2024年取得的科研進展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深入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赤水河站特色鮮明,基礎扎實,研究方向明確,建站以來在科研進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針對赤水河站未來發展,與會委員建議進一步凝練關鍵科學問題,持續加強監測技術提升,以更好地服務于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
會議現場
陳宜瑜院士等調研赤水河站